世界微速讯:“做饭糊弄学”是一种做饭英雄主义
多年以后,北京东五环外的出租屋里,面对那锅集纳了娃娃菜金针菇香肠鱼丸的米粉,我将会回想起在韩国高丽大学做交换生的那段并不遥远的时光。那道“香蕉青菜汤”已如一个传说,在我的朋友圈名震江湖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故事要从大三说起,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有妈的家和有食堂的大学,在异国他乡开始为吃饭问题发愁。我剖析了当时的处境:第一,学校的食堂只供应周一到周五的中午,晚餐和周末需要自理;第二,我穷,在学校外面的餐厅吃饭是很贵的;第三,买食材自己做相对便宜,最便宜的水果莫过于香蕉,最便宜的肉莫过于鸡肉。在此基础上,我的不靠谱做饭生涯踉踉跄跄地起步了。
这是20岁的我第一次大规模做饭,为此特地在如今已经消失的“校内网”开了一个相册,记录做的每一道菜。限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不太行,我的菜单朝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一骑绝尘。
视觉中国供图
一方面是食材上的,青菜、鸡肉、香蕉、面包,是绝对主力——我吃过香蕉抛饼,于是默认香蕉属于“菜”,而且加热后的香蕉的确很香;另一方面是做法上的,中华美食博大精深,描述烹饪方式的动词就蔚为大观,烧烤炒炸煸煎炖蒸……但这些美妙的动词与我关系不大,我主攻煮,烧开水,放进去食材,加调料,收工。
在水煮青菜、炖鸡汤、香蕉三明治等平平无奇的菜式之后,终于,一道“香蕉青菜汤”横空出世。当我在相册晒出成品后,在国内围观的同学们陷入沉默,我尝了一口后,也重新思考香蕉的去留。那道汤,怎么说呢,青黄相间,不宜放图。
这也成为我在做饭领域的里程碑事件。之后与做饭的爱恨情仇,要在工作后才能再续前缘。
在天下父母口中,做饭大概都是很方便的,轻轻松松,一桌子菜;但对我而言,眼前浮现的是一套复杂的流程:买菜洗菜做菜,洗刀洗锅洗碗,收拾冰箱灶台,最后还得扔厨余垃圾……外卖不香吗?
然而,明天与意外你不知道哪一个先来,经历过那段居家时光,我深刻意识到粮食安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,养活自己是一个青年除了工作之外的必备技能——当然,可以有简化版。
目前为之,我发明了四大宽容度极高的“菜系”:一是年糕炒一切,年糕有宁波年糕和韩国年糕两种,配上一种肉一种蔬菜,下锅一起炒;二是米粉煮一切,奶锅煮开水,放浓汤宝,下米粉,再冰箱里有啥放啥;三是意大利面拌一切,以金枪鱼罐头或者肉酱罐头打底,配上能生吃的蔬菜;四是饭团捏一切,电饭锅煮一大锅杂粮饭,放进去香肠金枪鱼泡菜萝卜干坚果等耐冻的食材,配各色酱汁,捏成一个个饭团,进冰箱速冻,每次吃一个,微波炉加热即可。
这三道菜的共同特征是,荤素搭配,营养均衡;最关键的是方便,一个锅解决做饭问题,一个盘解决吃饭问题,主打“降本增效”。
据说现在有门网络显学——“做饭糊弄学”,备受两大群体追捧:一是在国外念书的中国留学生,有着一个“中国胃”却没有相匹配的厨艺;二是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,上班已经够累哪有工夫下厨。正好,两条我全都体验了。如果说前者主要受制于水平,那么后者则受困于时间的牢笼。
在节约时间这件事上,年轻人创意无限。除了“XX一切”的万能公式,还有几大原则:非必要不切菜,能用手掰就不用刀切,由此省去洗砧板菜刀的工序;非必要不装盘,能用一个锅绝不用两个,在锅里直接吃,既有“锅气”还能少洗个碗;非必要少用油,能蒸煮就别煎炸,既健康还好洗,味道什么的放点调味料就都有了……
对于我的做饭理论,我妈最初的评价是,糊弄;但是成年人懂得权衡利弊,她看到我能吃上热饭了,还不是外卖了,她又表示认可——虽然糊弄,但我毕竟已经迈出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小步。
在认识到生活的严峻之后,年轻人依然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小日子,对做饭这件小事,做得出来,吃得下去,这是一种做饭的英雄主义。
关键词:
为您推荐
-
证券时报e公司讯,5月24日,为推动海源复材(002529)(002529)旗下公司N型电池项目的发展,海源复材与芯碁微
23-05-25